您好,欢迎访问福建艾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联系我们
福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贯标认证培训
邮箱:lhrh@lhrhw.com
电话:400-856-0592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88号润柏大都会6#601(国立华侨大学对面)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分类体系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21 07:21:40浏览次数:

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分类体系解读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出台了,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标准,本文件聚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效益“有哪些”“怎么创造和传递”“怎么获取”等问题,给出价值效益分类体系、基于能力单元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体系及基于新型能力的价值获取体系等参考模型,但很多粉丝给老杨留言说该标准文件文字描述过于专业化,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再次给解读一下。

image.png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部标准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价值效益的分类体系,意思就是数字化创造的价值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及评价;

第二;基于能力单元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体系,意思是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是如何创建的、是从哪些渠道来进行传递的;

第三;价值效益分类体系,意思是数字化转型创造的效益是如何获取的;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一下价值效益分类体系这部分。

image.png

一、价值效益分类体系:

其核心导向是引导组织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挖掘数据的创新驱动潜能,加强数据价值的开发和资产化运营,注意这里着重强调了数据价值,大部分企业在做数字化建设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却忽视了其价值,任由这些海量数据躺在服务器硬盘内未加以分析、利用,数据只有以运营的思维让其变成企业的资产,才会有价值,只有充分挖掘数据深层次的价值才能驱动业务及管理创新。这部分从生产运营优化、产品及服务创新、业态转变、绿色可以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来展示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及效益。

1.从生产运营的角度来说:

image.png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最直观的效益就是效率的提升,这方面从规模化与多样化效率提升体现出来,企业通过数据的流动与应用减少与杜绝信息差,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的资源配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比,在业务层面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精细化的运营与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差,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点的信息差、数据差都会导致资源配比失误、管理上的推诿扯皮,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甚至还不如传统的纸质管理。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效益除了体现在生产运营方面的提升外,最直观的就是成本的降低及质量的提高,通俗点说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降本增效。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降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安全成本,但老杨认为这一切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否真正能降低各种成本,企业不能过度依赖于数字技术、依赖于系统,否则数字化极有可能成为背锅侠,最关键还是在于融合,在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管理升级转型,两者要互为补充相互反哺。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大部分企业往往对数字化技术寄予过高的期望,而不在管理中改进,认为如果有错那一定是系统的错,管理无错,技术在升级,而意识、思维不改变,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是扯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传统的质量管理一般为纸质化,难以实现闭环管理,虽记录了大量数据,但无法实现数据的分析,难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在从设计、采购、生产全过程实现质量要素管理,将质量管理前置,由事后检验转变为按需、动态、实时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管控和优化水平。

2. 从产品/服务创新角度来说:

image.png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利用系统内的产品及客户数据可以进行再次转换,将数据转换成二次销售的机会,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企业拥有数据就可以直接获取二次营销价值,这与企业管理者的数据经营思维是分不开的,二次营销的背后是一套数据化运营管理逻辑。通过对企业各种经营数据、过程数据、财务数据、服务数据等各种数据的分析,企业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化管理模型,这无形中会改变原有的工作与管理模式,最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不难看出数字化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数据化能力,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形成了数字化思维、数据化管理模式,无形中又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

3. 从业态转变上来说:

image.png

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产品、服务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会逐步影响至整个业态的转变,那做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生态平台的打造与应用,利用平台将供应商、客户、用户连接起来,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与提升效率,不断满足生态的数字个性化应用场景。

随着企业生态化平台的成熟与不断完善,企业可以将平台技术、数字化管理运营经验、数字能力等进行转换衍生出各种输出产品,例如咨询、知识付费、数字平台出租等业务,这就是数字资源、知识、能力所衍生的新业务、新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需要企业前期投入、管理的体系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数字化有一个长期的不断的投入、完善的过程,这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实现的。

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除了体现在生产经营、产品及服务创新、业态转变上,还体现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上,这部分的价值展现老杨认为比较抽象,不直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企业在产品生产各个环节大幅降低材料浪费、提升工艺、降低各种损耗这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同时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也在催生新材料的产生,开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以上就是老杨对于价值效益分类体系的个人理解,对于数字化建设价值的体现,任何数字化产品在技术上体现的总是成本与投入,唯有数据才能产生价值,所以在本价值效益分类体系中着重提出了企业对于数据价值的开发,企业对于数据要以资产化的运营思路来管理、应用,数据唯有流转、分析、利用才能产生价值,躺在服务器硬盘内就是垃圾。

文章来源:湘江数评  老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声明:本站是数字化转型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公益网站,搜集提供相关资讯信息,旨在助力于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部分内容来源于中信联、工信部和互联网,如禁止转裁,请联系删除。